物业管理中的“适度”之议

发布日期:2018-06-23

——摘自广州市物业管理协会会长李卓章

《物业管理中的“适度”之议》的主题演讲


       物业管理行业发展至今30年,所取得的巨大成绩,有目共睹。回首往事,业内人士或有喜悦、或有感叹;有往前走的、有撒手不干转行的,也有裹足不前的;更多的是在行业发展条件发生深刻变化的今天,对行业发展充满信心的坚守者,他们是等待好时机来临的乐观者。于此,谨把我近年来的职业感悟,交与业界同仁分享,敬请交流指正。

本文所讲的“适度”,是指企业发展行进中的速度。太快了叫超前,太慢了将面临淘汰,适中的、适当的就叫适度。物业管理企业适度发展、行业健康有序发展和员工职业生涯稳步发展,均需遵循客观规律才能获取成功。不切实际脱离现状的不适度发展,将会遇到挫折而以失败告终。

       那么,如何才能适度?

       一是企业的发展速度。以企业发展的轨迹而言,过快的发展可能是粗放型的拔苗助长,往往存在许多难以解决的问题。例如:某些物业公司,成立时间不长、没有历史积淀,经验不足,一心想着超越式发展,在物管市场上逢标必投,结果多数项目投标不成功。有个别中标的,也是不守规矩找关系获得,后来接管两年就被迫退出所管项目,这是不考虑实力和水平,只想光靠不正常手段而超前发展的典型例子。使行业对该公司产生了捣乱物管市场的“搅局者”和不遵守行业诚信规则的“害群之马”之不良印象。如其能打好基础,稳扎稳打、从小到大,一步一个台阶,善于学习、积累经验,适度扩张;应当在项目接管的扩张上与其专业人才拥有量相匹配,做到不透支人力资源、不乱接项目,才能健康稳步地发展!

       二是企业的利益分配问题。员工的劳动报酬分配与企业利益留成要适度、合理、科学,做到人人分享成果、才能实现共同创造财富。采用利益分配手段来调节企业领导者的积极性和员工个人积极性,实现共赢是我们想要的结果。实践中让我感觉到:员工分享公司的利益多了,公司积累就少了,企业的实力当然上不了规模,甚至可能出现转不动、难以为继的局面;反过来,企业留成的利益多了,或会产生领导人的自满自足、富不思进的思想意识,更能产生员工对企业的不满情绪,从而由内部的矛盾和纠纷引发内乱。内乱就是自败,不是别人打败。这种现象常有出现。所以,企业利益分配恰当,就会上下精诚团结、合作共赢;分配不适度,则会产生企业内乱和人才流失。

成败攸关让我们倍加重视,众多案例让我们清醒。那么,企业的利益分配再合理,也会或多或少出现矛盾和纠纷的。比如分多少才够?富有以后就没有问题?这时就需要在企业发展中及时做好心态调整和企业文化建设工作。

       三是企业领导和团队的心态建设。企业人员上下齐心才能合力给力,而齐心当属适度才能维系。所以,企业进退,很大程度取决于企业的文化建设,取决于领导者和员工们的心态。企业领导者的心态是起决定性的,领导的心态能左右下级员工的心态,而下级经理的心态直接影响项目管理服务的成败,心态正确的能够把项目(小区/大厦)管理好,心态不好的或者错误的将会做坏项目,这样案例不少见。再是人的心态又具有动态的特征,成事者的心态不是与生俱来或者长期不变的,它是需要长期练造和正解指引才稳定的。物管企业需要打造一批为人淡定、清晰、城府深一点的经理人团队,能承载胜而不骄、败不气馁的各种复杂局面。特别是企业的决策者,企业项目数量多与少、规模的大与小、升级转型的时空战略需要谋划;进与退、成事的比例均需要运筹帷幄;内部管理又要适度调控,让其协调运转,这就要求领导者具有锲而不舍的精神和良好的心态来应对和维系。冒进不成功、无所作为也不可取,适度进取的心态才能让企业做大做强。

       四是对物业费价格的认知问题。笔者之所见:收取的物业费太高不实际,业主消费者承受不了,超越了当地的经济水平;太低了物业公司转不动,维持不了企业正常运行。如何才能做到适度呢?因年度物价变动而定、因地因项目制定,多元化收费机制并存。个别公司垄断高端项目,进而垄断其收费价格,这种情况长久不了。但是低端项目收取物业费价格太低太乱,缺少规范运作,也影响物业行业的健康发展。当今社会信息畅通快捷,服务水平与收费价格在众多业主消费者心里还是有一杆秤的。对此,举个例子以供参考:当前广州的日用消费品市场,大型的品牌超市(如好又多、家乐福、华润、沃尔玛等)相对垄断,优点是购物便捷、自由选购、节省人力成本;更多弊端是集中购物地点而造成交通停车拥堵、定价垄断,消费者在不知不觉中让超市获取高额利润、还有店大欺客之时,越开越多的超市,占有了整个城市的大部分日用消费品市场。而分散在城市东南西北各个居住区的商店,方便群众的购物、不影响城市交通,价格适中,但税赋和其他收费过多,竞争不过大超市,数量日趋减少。在香港购物时,发现几乎没有大型超市并影响交通,而星罗棋布的商店让市民购物方便,没有店大欺客现象,也有政府税收优惠的鼓励,所以能长久发展,长治久安。

       环顾我们的物管行业,如果光有大型的物业公司来垄断城市小区/大厦管理服务项目,那会出现联手垄断收费价格吗?会发生店大欺客吗?会大鸡不吃小米吗?答案是会的。那么,中小型的物业公司是分散、灵活的,大型公司不好做的项目由小型公司来补充。正如大型国有企业和众多的中小企业并存、才能更协调发展的道理一样。物管行业可培育大型的上市公司,同时,也要支持中小物管企业的发展,两条腿走路才可平衡。所以,适合的才是最好的,企业如此,行业更是如此。

       五是企业创新运营机制。企业的运行机制如不能创新,就会墨守成规、缺乏竞争力;而创新的机制脱离实际、超越发展阶段的承受力,操之过急,也是不适度的,结果是欲速则不达。创新运行机制的目的是让公司运作和各项目管理服务工作相互联动均可达到:持续改进工作、持续提高水平的效果。如创新企业的用人机制、竞争上岗机制、劳动报酬分配机制、有效监督互相制约机制等,才能让企业成功壮大起来。

      企业的发展是需要有动力,而动力主要靠企业具有先进思想文化引领和员工的利益来驱动。

      以广州目前的物管企业现状来看,建立起公司的制度文化、诚信行为文化和品牌战略文化的,特别是先进的运作机制文化的物管企业,均能适度、稳健而快速的发展。而另一部分物业公司不重视引入先进的制度建设,有的或是因其是垄断行业的物业公司而自感优越、不谋而有之;有的自感企业老化、积重难返、自身难改而不作为;更有个别企业思想不端正、盲目扩张、接项目掉项目恶性循环,成了不守规则的害群之马。因而这样的企业难有进步和发展,若是再不变革,会被淘汰。由此可见,提倡用先进思想文化建设来促进企业的适度发展,才是健康的可行的企业生存途径。

       何为企业先进文化?依笔者之浅见,从公司层面上讲:企业文化是开放的、民主的、包容的公司氛围,快速有效的执行力系统已经建立,构建和谐协力的上下级关系,实施合理可行的薪酬制度;从员工层面上讲:具有遵上爱下的思想品质,有专业有素质的员工队伍,长期稳定的爱岗位、爱企业。公司和员工是相互依存,缺一不可,互为和谐才能先进,企业先进也能促进社会的文明与进步。

       何为利益驱动?企业首先应该做到:企业利益就是员工的利益,大家共同创造企业财富,就要让员工人人分享到成果;员工没有利益,就谈不上为企业作贡献。员工的利益驱动也应与思想教育结合起来,理想和现实、精神和物质生活并举、掌握适度得当才起作用。

       综上所述,物业服务企业超速发展不可取,缓慢发展也会影响社会生产力,不发展将会被淘汰。只有适度发展才是客观规律,应当被提倡。